《八年级物理新课教学中活动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一、 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过去教育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近年来更是把原来的三维目标深化为“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部分。
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现状却不尽如人意。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学习和作业都是被老师、家长“逼迫”的,自己没有任何主动性。特别是家庭作业,答案都是到网上抄抄,或者是在学校抄其他同学的,教师经常会发现好几个同学作业的格式、写法一模一样,或者同样的答案一错一大片。所以,单调的笔头作业效率越来越低,而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学生对于物理也是越发畏惧和没有兴趣。
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对作业设计进行变革。由于作业的过量和低劣造成师生时间、精力的浪费,势必影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因此,要落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达到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具备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道德,学生的作业设计必须进行变革和提升。因此,我们八年级物理备课组以《八年级物理新课教学中活动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应用趣味性、多样性的作业取代传统的单一性作业方式,多种作业形式并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构建我校八年级物理新课教学活动化作业目标体系的设计。
3、探索八年级物理新课教学活动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4、明确活动化作业的评价指标,使作业评价更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教师活动化作业的能力、态度的调查;学生对活动化作业的可接受程度、喜爱程度、基础等进行调查,把握现状。
(2)文献研究法:认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应用到物理新课教学中如何通过活动化作业设计与实施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案例研究法:设计核心素养视野下农村初中活动化作业的案例并实施,分析各种案例的实效,作出合理判断,进一步提出建议。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年3月)
主要工作是对活动化作业进行文献搜索、整理与学习,理解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对教师活动化作业设计和学生活动化作业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学习借鉴已有经验与相关理论,提出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构想,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年4月~2019年11月)
1、组织备课组成员学习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根据本校实际找出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找准其中的一到二个点。
2、对八年级物理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整理得出适合活动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的内容、目标、方式。
3、进行课例研究,每学期由课题组成员完成两节课的活动化设计与实施的课堂教学研究课,并完成课例研究报告。
4、修订和完善八年级物理新课教学活动化作业目标体系设计研究。进一步深入设计学生课内外活动化作业案例,形成切实有效的活动化作业实施策略。结合学科和考试要求,进一步明确活动化作业的评价指标,使作业评价更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
5、定期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反思,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改进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12月)
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过程性资料,如教学设计、案例、课例报告等,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
五、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工作总结
2、活动化作业内容案例集
3、活动化作业课例报告集
4、专题论文
5、八年级物理新课教学中活动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