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研组天地>>物理宝库>>校本教研>>文章内容
凝聚人心,组建团队,砥砺前行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物理教研组第一次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9-09-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相如

活动具体内容(附照片文字):

凝聚人心,组建团队,砥砺前行

1.jpg

新学期开始了,物理组战队又增加了新鲜力量,形成了有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龚云良老师和史振宇老师,有经验丰富陈吟梅老师,王赟老师,钱相如老师,还有充满活力的江刘晨老师,蒋家鹏老师,潘佳文老师,形成老中青优良的梯队配置。

2.jpg

本学期教研组初步稳定,为了大家达成共识,凝聚人心,成为有战斗力的战队,我们首先学习了江苏省先进教研组汇报中的四个。第一个苏州振华中学的专业?常态?自觉的教研组建设值得我们学习,重新认识了教研。

3.jpg

对教研组的定位,是教学合作共同体,专业发展新家园。


                                                 

 

 

 

对教研组的目标,确定教学研究是核心目标,团队合作是自觉行为。常态与自觉是团队成员应有的角色意识,合作与互助是基于人性的文明交往姿态。

认识到教研组文化的价值。

教研组长在教研组文化氛围营造上,让每个人都可以活的自在,活的自尊,彼此关怀,不断修炼,自觉成长。

  


教研组长在对各个成员的专业发展是个促进者。

教研组建设的理想境界,君子和而不同。追求费孝通的“各美其美,人美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二个学习了丹阳华南实验学校的“坚持三化,打造三力”。他们制定的三个五年计划在稳步推进,第一个,正是我们需要进行的资源平台建设。但是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需要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所以,他们第一,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团队合力。他们资源库的建设正是我们说需要的原始积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凭一个教研组之力可以正式出版两本练习册,这是团队合力之功。

第二活化网络教研,激活团队活力。教研组备课组不限于定时定点,随时随地都是教研,处处可以教研。第三,优化常态教研,提升团队效力。常态教研,研究什么,无非就是在课时规划,课后作业,课堂教学中寻找到最适合学情的最佳方案。

 





第三学习了南通海门东洲中学“1+X”物理组校本课程研究。从课程目标,课程框架,课程理念,课程实施,课时安排等非常完善。校本课程有学科渗透,主体性活动,研究性学习,科技节四大块。学科渗透,如自制冰激凌。

研究性学习,科技节,“1+X”校本课程,让学生过上一种情智交融的物理学习生活。我们学校有省级课程基地,物理组王赟主任正是这方面工作的负责人,我们逐步在物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也是大有文章可做。

 

第四徐州西苑中学,打造趣味课堂,展现物理魅力,物理实验在这个学校开展的淋漓尽致。物理教学,追求本真的物理,还是只追求应试的物理。做好物理实验,只会大大提高物理学习的成绩。但是我们物理实验效果还不理想,这不正是问题所在,需要我们研究的地方吗。学校省级课题,活动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物理实验,不仅仅在课内,家庭实验不也是物理活动化作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么。去年王赟老师在每周都布置一个学生家庭实验,如果我们能够系统化研究,相信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的。

第二个议题,教研组提出了本学期要开始着手做的三件事,第一,资源平台建设,第二,扎实的备课组活动,落实专业?常态?自觉的备课组常态教学研究。第三,开展课题研究,物理组的活动化作业设计与实施。

第三个议题,教研组传达了学校教研组在备课,听课,作业,公开课上的要求。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关注成员五级梯队的升级。本次教研组活动,达到了逾期的目的,凝聚人心,组建战队,砥砺前行。

在下午的九年级备课组活动中,良好的备课组教学研究氛围初现。大家就第一周涉及到的第11章第1节杠杆,划分了合理的4课时,选择合理的课后作业,研讨上课的难点,第一课时杠杆的五要素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习题课,大家讨论了杠杆的三大重点题型,杠杆的再次平衡问题,杠杆的最省力画法,杠杆动态平衡问题。对杠杆再次平衡问题,陈老师的特殊值法,江老师的极限法,钱老师的杠杆原理法,还是史老师对物理问题的本真看的更清楚,更注重物理思维的发展,对杠杆转动效果的增加和减小来理解。并且主张多种方法并用,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专用方法,独门秘笈”等。最后我们商定贯彻常态自觉的备课氛围,坚持时时讨论,时时解决问题。并且一节内容一个小测验,及时收集问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把经常错的问题收集起来,后面再继续强化逐步解决。在提优补差上初步达成共识,可以全年级在提优补差练习上统一步调,逐步解决优等生和后进生的问题。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下顺利完成了九年级物理备课组第一次活动。后面我们继续努力,加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滨江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赣江路296号    苏ICP备10201501号    电话:05198128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