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滨江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20 年 7 月 3日 活动地点:九年级四楼办公室 活动参与人员:全体备课组成员 |
活动具体内容(附照片文字): 2020物理中考温馨提醒 一、考试策略: 1、 认真审题: (1) 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 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 (2)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 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 遇到这种生疏的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3) 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 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 2、 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 (1) 单项选择题:①直接判断法: 利用概念、规律和计算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②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 填空题: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结果要用最简整数表示。 (3) 作图题:首先明确要画什么,不要多画或少画;其次要注意直角符号、虚线、实线、箭头方向等细节。 (4) 实验题:通常有四类:①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②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 ③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课内外的小实验;④设计性实验。要严格按要求作答,注意常用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使用。 (5)计算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集中在力、电、热三大块上,计算题存在的范围较宽, 除专门的计算题这一大项外, 还有一些较简单的计算存在于选择、 填空等各种题型中。 ①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知道先解什么量后解什么量,要先在试卷上分析好思路后再填写在答题纸上。 ②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 规律及公式。 ③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现在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④在解题过程中,能画图的一定要作图辅佐解题,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⑤详略得当、有条有理地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并注意写好下标,单位统一,按照要求规范解题格式,并能在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填写。 二、 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1、 区别“物理量” 和“单位”:如“压强” 属物理量,“帕斯卡 ”属单位;“电功” 属物理量, “焦耳、伏.安.秒” 属单位。 2、 区别“像” 和“影”:有的“影” 其实是像:“倒影” —平面镜成像,“电影” —凸透镜成像 3、 区别“保险丝” 与“电阻丝” 材料特点: 电阻率大、 熔点低(高)。 4、 区别“静摩擦” 与“滑动摩擦”:前者有相对运动趋势,后者有相对运动。 5、 区别: “热” 的含义: 摩擦生热(内能)、 吸放热(热量)、 水很热(温度)。 6、 题设中“变化” 的物理量: 如吸放热计算注意“升高” 与“升高到”、“降低” 与“降低到” 的区别; “加 3V 电压” 与“增加 3V 电压” 不同; 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0.2A。 7、 电路“识别”:对“电表” 进行“处理”;注意“短路” 、“部分短路”现象的确认。 8、 注意可能存在的“空实” 问题;重视物体“浮沉” 的判断。 9、 基本电路故障分析:用电器断路、短路;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等。 10、 电表、电灯、滑动变阻器等的安全问题。 11、 电磁继电器的“两部分” 电路(彼此绝缘): 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12、 机械类问题:杠杆平衡的判定;“最省力” 问题;“变形” 杠杆; 力“变大变小” 与“省 力费力” 问题;不同形式的动滑轮; 用“功的原理” 或“机械效率” 解题看题设是否考虑机械重力、 机械摩擦与绳重等。 区别:“平衡力” 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 与“非平衡力”; “悬浮”与“浸没”;“磁场” 与“磁感应线”; “电动机” 与“电动机” 原理与能量转化; “电流的磁效应” 与“电磁感应”; 影响“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 因素与影响 “感应电流方向” 的因素;“实际电压、电流”与“额定电压、电流”; “实际功率” 和“额定功率”关系: R一定时,,。 三、物理中考失分点提示 1、 审题不清, 包括“单位”、“图形、 图像”、 热学中的“升高到、升高了”、 1atm 下, 水的沸点只有 100℃„” 及电路图等等。 2、 选择题不能急于求成,要反复比较,有时还要有较复杂的计算。 3、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两题要格外小心。 4、 文字表述、阅读题要注意控制变量,表达要到位,物理过程要研究清晰。 5、 计算题要先在试卷上分析清楚,先求什么量后求什么,要分析清楚后再在答题纸上填 写,同时注意必要的文字说明,最后结果一定要带单位。 6、 图像要看清横轴、纵轴表示什么物理量;图表题要清表格中的物理量,特别要注意单位。 7、 实验探究题是失分的主要因素。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 其次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入手, 细致分析每一个环节和条件, 最后表达要有理有据有序。 8、 整个答题过程要稳扎稳打, 又不能忽视复查这一环节。 答题纸不能弄坏、 弄脏、 不能有折痕。 要在规定的区域范围内答题。
请记住,只要试卷在手,一切的机会就把握在自己手中!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
记录人:陈吟梅 |
日期:2020年7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