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滨江中学五项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生命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涉及的五项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现制定实施《常州市滨江中学五项管理办法》:
一、加强作业管理。
1、学校作业规范要求: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科特点,明确目的,精心选择,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作业内容要有代表性、针对性、综合性、层次性。无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无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无要求家长通过QQ、微信、APP等网络途径下载打印或完成的作业。
2、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错题有改,改后有批(二次批改)。批改有等第,并注明批改日期,提倡使用鼓励性批语和诊断性批语。针对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讲评。共性问题要及时在下次课上解决,个别问题要个别解决,做到精讲,并指导学生对所有作业整理并妥善保存备用。
3、严格控制作业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数量和质量要求有所区别,作业布置要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倡导主要作业要能当堂完成。家庭作业班主任做好各学科的平衡工作,严控作业量。年级组按学生作业记载本落实抽查。
二、加强睡眠管理。科学制定作息时间,统一安排中午午休时间,明确规定延时服务结束时间,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强化家校沟通,积极引导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作息指导,保障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
三、加强读物管理。严肃清理有低俗、消极内容的读物。根据省、市教辅材料推荐选用目录,坚持“一科一辅”“自愿征订”原则,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或使用APP。
四、加强体质管理。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引导学生科学锻炼,教师课间引导学生出教室活动,保护学生视力健康。学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确保学生达到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
五、加强手机管理:
1、手机使用原则:
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首先经学生家长同意、然后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主动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放学后向班主任领取。
2、手机使用建议:
(1)学生方面:
学校将手机管理作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通过宣传栏、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学会合理科学使用手机。
(2)教师方面:
教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严禁强制学生、家长用手机完成打卡、签到等任务。
(3)家长方面:
学校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讲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加强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管理家庭公约,引导学生在家期间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
3、违规使用手机惩戒办法:
(1)若按要求没有向班主任申请就把手机带入学校,带入课堂。一经发现,由班主任没收代为保管,并通知家长来校领取手机,做批评教育。
(2)若屡次违反手机使用要求,一经发现后,由班主任没收代为保管至学期结束,视情况通知家长来校领取手机,做批评提醒。
(3)若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者,则给于校警告处分。
4、手机使用后勤保障:
(1)学校门卫免费提供座机,方便学生联系家长;
(2)家长可以通过电话、QQ等通讯方式,及时联系班主任或任课老师;
(3)家长可以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入校情况、离校情况,利用平台给老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