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教研组:与议题式教学同行
议题式教学是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渠道,也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渠道。
本学期,滨中道法组以“议题式教学”为研究主题,开设了一系列研究活动。我组学习议题式教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沈雪春老师的相关专著,观摩了区、市优秀的研究课,如常州市二十四中周颖老师的《法律保障生活》,常州外国语学校梵丽红老师的《法律为我们护航》。在学习观摩的基础上,我组教师也开设了“议题式教学”的研究课,如胡心怡老师的区公开课《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区公开课《中考专题复习》,胡丹丹老师的校级公开课《生活需要法律》,孙舒沂老师的校级公开课《法律保障生活》等。在理论学习和课例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总结提炼,规划了下一学年的研究任务为探讨议题式教学的教学评价方式。
我组教师还积极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观摩了区教研员周小芬老师《命题编制技术及中考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启示》的讲座,并自己尝试命制了试题。封玲老师在区道德与法治命题竞赛中喜获一等奖,胡心怡老师荣获二等奖,我校教研组获“优秀组织奖”。
孙舒沂老师的论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获得新北区三等奖;论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教育教学研究》荣获新北区二等奖。封玲老师的论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议题式教学设计》荣获新北区二等奖,论文《善用故事打动心灵》获得新北区三等奖,论文《初中道德与法治以故事为载体提高议题式教学的课堂实效》发表于市级刊物《课程与教学》。
任莉莉老师主持了区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类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孙舒沂、胡丹丹老师主持了校级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学生韦墨在江苏省金钥匙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下一学年,道法组将着眼两个研究方向:第一,什么样的议题是真议题、好议题?第二,在议题式教学中应采取怎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我们将采用理论学习和教学沙龙的方式来进行。进一步加深对议题式教学的研究,用教学实践赋能课堂,助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更好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组:温情语文,润泽师生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特邀常州市名师张耀奇校长为新入职的语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指导。经过近一个月的听课评课专项指导,5位老师受益匪浅,课堂驾驭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新教师考核课中得到了一致好评。
滨中语文组也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省市级培训。宋晓佳、刘恋、郭玉秀三位老师赴徐州参加了和美课堂培训;吴若棠、王钰婷老师赴南通,参加了初中写作教学课堂培训活动。五位老师均在返校后作了收获分享,在后续的课堂实践中进行了新的尝试,给这五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体验。6月份,我校承办了新北区初中语文新教师展示课活动。郭玉秀、王钰婷两位老师代表我校新教师,呈现了两节精彩的公开课《专题复习之托物言志类阅读》和《一滴水经过丽江》,得到了教研员姚振平老师和赵国琴老师的高度评价。王钰婷老师在新北区2023年入职新教师试用期培训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她撰写的案例《激发内驱力,引导主动阅读——培养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索》,荣获2023年度新教师教育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
当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同时,语文组也没有忽视其他老师的成长。陈佳洁、胡岚、汪蓉三位老师参加新北区评优课比赛分获一、二、三等奖,不仅个人能力得到提升,也带动了整个教研组的发展。谈小东老师在新北区城乡牵手活动中,开设专题讲座《散文大单元情境创设于运用》、《小说主题探究方法略谈》。陈佳洁老师开设了专题讲座《“青”舟已过万重山》。在课题研究上,陈佳洁老师参与了省级课题《基于共同体的初中语文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王丽老师主持了区级备案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参与区级备案课题《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
活动语文一直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本学期,我们继续秉承在活动中运用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的理念,各年级进行了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七年级的晨读经典活动,让学生们在经典名篇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八年级的演讲活动,让学生们的思想在侃侃而谈的话语中闪光;九年级的作文指导讲座,让学生们在中考前有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丰富多样的活动滋润着学生心灵,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学校对语文组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我校和翠竹中学章艳校长的名师团队开展了结对活动,针对九年级语文组进行了听评课、滨中翠竹联合教研活动等活动。通过活动,给九年级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方法实践,深化了我校九年级语文教学的发展。
下学期,语文组将继续重视新教师的培养,鼓励中坚力量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教育教研工作,进行有主题的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组进一步发展。
数学组:研“数”绽芳华,聚力共成长
本学期,我们数学组这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直在为同一理想而奔跑。第一,联动教研,拾级而上。每个单周三上午,数学组各备课组围绕一周教学内容进行集备,对未来一周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进行解读,对教学难点进行讨论。每双周三上午,数学教研组进行集体活动,围绕近期的主要工作进行布置,分工。另外,数学组鼓励教师们不定期的参与名师成长营、培育室、课题组等听课、评课活动,定期对组员的备课本、听课本进行检查,认真参加学校点课活动。数学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共同进步。
第二,名师引领,借力成长。本学期,在苏红芬老师的城乡牵手活动中,我们组的韦恺华老师开设了区级公开课。朱云云、张明诘老师在名师成长营活动中开设了区级公开课。葛余芳、韦恺华老师在培育室活动中开设了区级公开课。李莉老师在市名师工作室中开设了市级公开课。其他老师均开设了校级公开课。另外,朱云云老师在区级基本功中荣获一等奖。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数学组将着力实现教与研的完美结合,达到教学的更高境界,成全学生,提升自己。
英语组:不倦求索,笃行致远
回望这一学期的点点滴滴,英语教研组紧紧围绕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蓝图,矢志不渝地践行《新课标》理念,深耕课堂,优化管理,力求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一、教研同行,智慧共融。教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每周一上午,英语组准时集结,围绕本周的教学活动展开集体备课。在这里,我们共同解读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深入研讨教学策略。此外,我们还定期对组员的教学资料进行检查,互相听课评课,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融。
第二,公开课展风采,交流促成长。为了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水平,英语组积极组织并参与了各级各类公开课和讲座。吴春霞、宋迪等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艺,成功开设了区级公开课,获得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孙晴晴、丁佳燕等老师则通过区级讲座,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为提升区域英语教学水平贡献了力量。同时,沈佳、王哲等老师也在校级公开课上展现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赞誉。这些公开课和讲座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教学能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第三、竞赛佳绩,硕果累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积极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屡获殊荣,充分展示了英语教研组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英语素养。
展望未来,我们英语教研组将继续秉持“不倦求索,笃行致远”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加强科研引领,推动教育教学创新;聚焦课堂教学和学生能力提升,努力打造高效、优质的英语课堂。
物理组:细数过往耕耘 积淀生长力量
本学期以来,物理教研组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围绕各级教研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扎实推进课堂教学研讨,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教研工作。
第一,精进专业,让教研“立”起来。物理组成员年龄架构涵盖老中青三代。为了更好发挥组内成员的个性化力量、聚力前行,在常规教研上,物理组始终坚持以备课组长为全组教研组工作的核心,做到“早规划、齐步调、多借鉴”。在八、九年级备课组长陈吟梅老师和蒋佳鹏老师的统筹安排下,提前安排教学进度、确定新老搭配组合,确定各类命题名单,分配备课任务;细致的工作安排确保了教研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经验型教师的帮扶作用,促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青年教师近年来在市级的各类教研活动中不断崭露头角:蒋佳鹏老师在区评优课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张鹏程老师撰写的案例获得区二等奖。成绩的背后是团队的付出,而经验型教师的不断帮扶也促使自身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力,以老带新,实现多维共赢。
第二,精耕细作,让教研“优”起来。为进一步提高九年级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复习工作扎实、高效、稳步推进,提升2024年中考物理备考实效,物理组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教研活动。首先,紧跟新课标,贯彻新理念。教研组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考物理考纲》等核心指导文件,理解其理念与要求。基于课标,确立“三个坚持”为教研方向:以常态课堂为载体,坚持将课标的导向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坚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学习状态进行有效管理;坚持对学生分层发展的研究,在练习设计、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方面研究并落实分层的措施。 其次,锚定教研主题,深耕教学研究。近三年。我们的教研主题聚焦在:物理活动化作业设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研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研究。在大主题的指引下开展学年度主题教研活动,如围绕九年级复习课的高效展开设计了教材内容及课后习题研讨、请了区教研员潘阳光老师和北郊中学的封华山老师进行听课指导。
全员、合力、自觉已经成为物理组的教研新标签。全体成员将继续怀揣着教育的梦想,携带着对教育的热情,凝心聚力,默默耕耘,一路生花!
化学组:耕耘课堂生为本 研思协行促成长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安排,结合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组教师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加强理论学习, 积极进取,勤奋互助。
第一,落实教学常规,完善集备制度。本学期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做到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主题,责任到人。在教研组活动中围绕新的课程改革,结合课题实验和教材、课标进行集体备课,进行课堂教学、课时设计,在活动中带领年轻教师学习课标,了解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引道路。活动过程中组员们共同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探索实践中共同成长。
第二,积极对外开课,展示课堂风采。本学期按学校要求开展组内听、评课活动。推门听课成为常态,组内均为年轻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林丹老师开设了市级讲座《期末试卷分析》,上了市级公开课《品《<天工开物>,识金属冶炼》,区级公开课《微项目学习:纸树开花》。全组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对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等多个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 提出努力的方向,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第三,指导学生参赛,成果丰硕喜人。四月份,化学组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了2024 年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 CESL 活动)。经过初赛和决赛两轮角逐,常致远同学获得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一等奖,崔春辉同学获得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二等奖,刘明伟、季存希、贾浩远、陈梓和四位同学获得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三等奖。
第四,参与课题研究,论文积淀思考。在本学期,林丹和徐文佳老师继续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高阶思维的初中化学微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徐文佳老师参与了李小静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大概念统领下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开设了课题相关的市级公开课《自制柠檬气泡水》。黄小云老师积极主持微课题《“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初中化学课堂的设计与实施》,开设了课题相关的区级公开课《溶解现象复习》。
在论文方面,徐文佳老师的文章《“自制汽水”微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与实施》被省级刊物《化学教与学》录用,并获得新北区论文评比一等奖;林丹老师的文章《指向高阶思维的初中化学微项目学习》发表于省级刊物《时代教育》;周晓岩老师的论文《浅谈解决化学与生活联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荣获新北区一等奖;黄小云老师的论文《基于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得新北区三等奖。
今后,化学教研组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教研工作, 尽量使教研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全组教师都成为教学骨干。
历史组:围绕研究主题 扎实推进教研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课堂教学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上学期的成果基础上,历史组教师在课堂上要盖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本学期我们以“基于双减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有效教学策略”为研究主题,开设了一系列研究活动。我组学习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观摩了区、市优秀的研究课,在学习观摩的基础上,我组教师也开设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各级各类的研究课:蒋东老师开了市级公开课《从一带一路看中国式现代化》;吴晨赟老师开了区级公开课《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马珺逸老师开了区级公开课《民族大团结》;马彦佳开了区级公开课《明朝的统治》;刘敏老师开了区级公开课《中考专题复习之对外关系》。
在学校组织层面的安排下,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深入课堂并加以面对面的指导,对我们组青年教师成长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马彦佳老师的论文《“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多元化课后作业的设计》发表于省级刊物《时代教育》。蒋东老师的论文《新时期背景下中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分析》发表于省级刊物《教育考试与评价》。他还主持了校级课题《基于双减理念下的初中历史多元作业设计研究》。
新的学期,历史组将继续深入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课例,继续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善于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出来,引导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地生组:团结向上,富有朝气
常州市滨江中学地生组是一支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标在课程理念,地生组教师平时积极参加市、区两级的教研活动,仔细观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专家视频,对初中地理深度学习有更详细的了解。
第一,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以研促教助发展。赵文娴老师主持的区级课题《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也在有序推进。赵老师的论文《脱贫攻坚精神融入中国地理教学中的思考与建议》发表于省级刊物《教育考试与评价》;论文《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发表于《时代教育》。小刘明珠老师还参加了区级课题《跨学科深度融合教学研究》,论文《有效开展初中地理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策略研究》发表于时代教育。徐滢滢老师参加了区级课题《基于大概念的中学生物学模型教学实践研究》
第二,积极开设公开课,锤炼教学基本功。赵文娴老师开设了区级公开课《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小刘明珠老师开了区级公开课《中东》。通过开课,不断提高年轻老师的专业素质,上课水平。组内老师也能互相学习,学习对教材的处理、对问题的处理、方法的指导,对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等,并及时反馈交流。
第三,积极参加各项比赛。赵文娴老师在初中地理青年教师三板比赛中,荣获新北区三板比赛一等奖。本学期,组内老师继续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如大刘明珠老师的“经天纬地”校本课程,带领学生探索地球的奥秘,小刘明珠老师开设的《无人机》,指导学生多次获奖,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生物组备课组一起开设的《梦想课堂》,让学生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获取进行学习,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小刘明珠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出去航模比赛,多次获得“优秀辅导员”的称号。
本学期,我们地生组教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方面有欠缺,将在五级梯队、职称评审、班主任评选、指导学生获奖等方面中争取新的突破。
音美组:研读新课标,激发学生兴趣
音美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组内教研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建立了师资培训计划,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团队凝聚力,积极参加常外集团的各项学习交流活动。通过收集学生反馈和定期教学评估,我们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与时俱进。蒋雯娜老师上了区级公开课《多变的色彩》。
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我们成功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浓厚兴趣。学生的表现不仅在学科知识上取得显著进步,而且在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也有了显著提升。陈鑫老师组织滨中舞蹈队,改编排练了舞蹈《我的妈妈叫桂梅》,荣获全市舞蹈类中学组特等奖。音乐教师成功举办第二届声乐器乐舞蹈大赛,协助学校完成开学典礼、青春成长仪式、毕业典礼等活动的表演任务,辅导的学生参加三独比赛,荣获区一等奖、市二等奖、三等奖。美术教师陈卫元指导的学生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摄影比赛荣获市特等奖。
总体而言,音美教研组在教学成果、课程改进和团队协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在课题研究和论文发表上还有所缺乏,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音乐和美术教育。
体健组:踏实教研,佳绩频传
体健教研组承担着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教学,负责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赛事等工作。教研组能按时开展每两周的一次教研组活动,积极开设区级、校级公开课,如王佳老师上了区级公开课《篮球》。为发挥年轻人的闯劲,学校邀请奔牛高中特级教师赵金华、中天实验学校特级后备教师蒋晓春老师及区教研员周文雅校来校指导,对组内年青教师的课堂进行现场指导。 在新北区评优课比赛中,王佳、赵克歌和丁晓杰老师分获区一、二、三等奖。
在新北区棋类比赛中,滨江中学代表队荣获新北区中小学中国象棋比赛团体第一名,五子棋团体第二名,国际象棋团体第二名,国际跳棋团体第四名,围棋团体第五名。体育教师还组织了教工迎新春开学拔河比赛活动,七、八年级的班级3对3篮球联赛。滨江中学在5月23日被选为国家体育项目测试样本校。体育组作了充分准备,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测试工作。
下一阶段,体育组将做好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的集训,争取再创佳绩。
科信组:团结协作,成绩斐然
科信组是融合信息技术、科学知识和综合实践项目的教研组。在教导处王赟主任的带领下,全体成员认真执行学校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主题。
本学期科信组积极申报了两个微课题,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如李君和蒋丽辉老师申报了校级微课题《基于真实性学习的初中信息科技项目式教学研究》。信息教师通过开设校级公开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在业务上更加成熟起来。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科信组在期中、期末的常规检查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狠抓落实。
本学期,科技组共迎来5场竞赛,承办两场竞赛。在全国纸飞机通讯赛中,指导的学生荣获8个全国冠军,9个亚军,5个季军,25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在江苏省金钥匙比赛中,指导学生喜获 1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在常州市车辆模型比赛,指导学生夺得5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在常州市空模比赛里,指导学生获得20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在新北区空模比赛里,指导学生荣获初中组团体一等奖。今年六月,江西寻乌和常州两地橙色信使牵手成长公益项目的开展在我校研讨交流。在科技老师和20名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橙子动手做电动和橡皮筋驱动纸飞机,体验无人机等活动,收到了大家的好评。
回顾本学期,科信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改正,使科信教研组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供稿:各教研组,审核:丁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