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邓老师主讲了主题为“独一无二的我”的心理公开课。此次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互动与反思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我,认识并接纳自己的独特之处,为青春期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课程伊始,“书写我”的游戏,邀请学生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粉笔,在黑板上自由挥洒,用各自偏爱的色彩勾勒出“我”的轮廓。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更象征着每个人在人生画布上独一无二的色彩与位置。
随后,“我眼中的我”环节引导学生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全面剖析自我,通过文字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性格爱好以及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们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多维度的存在,每一个“我”都是不可复制的奇迹。紧接着的“猜猜他是谁”游戏,则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学生们将写着自己特征的纸条投入抽奖袋中,邓老师随机抽取并朗读描述,其他同学则根据线索竞相猜测。这一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也让被描述者感受到来自同伴的细致观察与真诚认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你眼中的我”环节,学生们在白纸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随后邀请3-6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他们眼中的自己。当学生们拿回自己的纸,看到那些或熟悉或意外的评价时,有的会心一笑,有的则陷入了深思。在认同与反思中,学生们学会了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感受到了来自周围人的温暖与支持。
课程尾声,邓老师引入了心理学中的“乔哈里窗”理论,鼓励学生们绘制自己的乔哈里窗,即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以此作为自我认知与成长的工具。通过这一理论的学习,学生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认知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勇于表达、积极成长的内在动力。
此次“独一无二的我”心理公开课,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成长的启航,为滨江中学的学子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